奇特的现象,银行里认真干活的人总会输给不干活的人。高效率完成工作的人比不过摸鱼磨洋工十几个小时表演加班的人。
很遗憾,现实中见不得人好就是大多数人都有的心态。想想你放假回家的时候,连你妈都看不得你成天躺床上无所事事,何况是你的领导。处于他们的位置时很多时候个人的成就感并不直接由银行的利益驱动,很多人要的不是管辖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是高人一等的快感。你越不舒坦,他越高兴越开心。所以跟领导看到你高效轻轻松松的完成工作比,当然还是觉得那个看着低人一等勤勤恳恳表演加班的人更顺眼,领导就不喜欢你的傲气。
另外,若把银行工作放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贩售逻辑分析。上班工作就是给资本打工,银行领导虽然只是资本的话事人,但他们掌握生产资料和分配生活资料权力,需要在逻辑上代入资本家分析。
银行员工(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接受领导(资本家)的剥削,换来维系自身生活的工资(生活资料)。
这是资本社会生产的铁律,违反者就会受到惩罚,你可以不愿意出卖劳动力,那就无法得到生活资料,资本家不愿回馈维持劳动者生活的生活资料,那他试图进行的资本-商品-资本的增值链就无法完成。
员工认真工作就是出卖劳动力的增加,其实就是个体劳动力的贬值,只等于资本家的资本增值,而不直接等同于劳动者得到的生活资料增加。
造成这个差异的关键点,是因为在资本主义运作中,生活资料最终的分配权,是以生产资料占有权为凭依,被资本家所掌握,且要比劳动者努力生产,使资本家的资本增值在时间上滞后。因此,生产与分配这两个环节,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而且资本家个人的喜恶,对于这个被滞后了的分配环节有着相当的干涉能力。
而回到银行业,取得银行金融牌照的难度导致银行与其他行业区隔开,有更高的行业壁垒。而在这种特定行业,掌权者个人喜恶的影响力会表现的最为明显。
这就是为何你经常能看到在银行一些不怎么干活的人,因为深得领导的喜欢,可以在薪酬、职位等分配上取得优势的原因。
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上对劳动者人身束缚的一种体现,它实质上是在鼓励和鞭策劳动者普遍去成为资本家的人身依附者。
打个比方鞍钢宪法试验的时候,工人敢因为厂长长期不下车间,当众批评他脱离群众,且不影响职业前景,厂长管理工厂大小事务,但工人也能管厂长。放到现在的银行,如果有人敢当众指出行领导的错误,大概率是没出头之日了。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归根到底当时生产资料掌握在基层,所以工人敢说敢当,当下银行员工不掌握生产资料,所以不敢说。
回到现实中,因为生产资料和分配环节的问题,所以马屁精关系户他就能拿的多。而以自己喜恶扭曲了生产分配的领导层所扮演的,其实是一个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的负面角色,是对社会生产的进步与发展的一种阻碍。
为啥现在都追求财务自由,追求躺平?无非都是想摆脱被资本决定的命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