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腐”一词源于牛津大学出版社发布的2024年度词汇,指的是因过度消费低质量或无价值内容(尤其是网络内容)而导致的精神和智力状态恶化。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青少年和儿童中,由于他们更容易沉迷于碎片化、低质的数字内容,从而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创造力和想象力受损。
马上就是寒假了。今天在班级做安全提示时,特意跟孩子聊了一下“脑腐”的含义,鼓励孩子们自主远离碎片化信息资源,切断被脑腐的通道。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真的要让孩子们远离脑腐,家长们还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是直接措施。限制孩子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孩子长时间沉浸于低质量的网络内容中。
二是规则引导。与孩子共同制定适合数字时代的家庭规则,教育孩子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和价值,培养他们的信息筛选能力,避免盲目相信和传播低质量内容。
三是榜样引领。大人在孩子面前,主动减少用电子媒介的时候,给孩子做好榜样。
四是环境营造。如果可以,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无电子设备的家庭环境。如果实在避不开,那就每天家里设定一个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段,将阅读时段固化下来,比如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为全家读书时光。所有人都放下电子设备,进入沉浸式阅读。
五是活动替代。带着孩子走出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不同地域,去看风景,去玩游戏,去吃美食,去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去组队做兴趣小组,去听听音乐画画画儿,体验与上学期间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世界的美好,付出自己的创意与爱意。
第六个才是抵抗脑腐的王炸——阅读。
假期来了,首先和孩子一起商量,让他列个阅读计划, 包括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时间安排。当然,这个计划仅供假期阅读参考,做好保底工作,保证每天时长至少一个小时。阅读时间和阅读方式的安排可以灵活多样。尤其是外出旅行的家庭,可以让孩子随身带着课外书,走到哪儿读到哪儿,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由。其次,假期阅读重在兴趣的激发和保持,不要附加其他条件,尤其是小学低段中段的孩子,比如摘抄、做导读单之类的作业,更是扼杀阅读兴趣的元凶,坚决不要做。当然,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聊聊读书的感受(如果孩子愿意),分享读书的收获。孩子输出阅读感受,会有一种获得感。如果家长能和孩子共读,交换阅读感受,那就更好。
最后,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提升家庭精神生活质量,对孩子提供多方面的心理支持,从心理和情感层面养好大脑。家庭要保持健康饮食,例如,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提升注意力和记忆力,从生理层面养好大脑。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通过科学生活节奏来养好大脑。
假期,让孩子远离“脑腐”,是每一个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