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悠久漫长,优秀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理当被人仰望和尊崇。但如果可敬的同时又能可爱可亲,就凤毛麟角了。
我稍稍梳理了下,发现,先秦诸子百家似乎偏向于学术、教育的研究和制定社会礼仪的规范,因此,纵然出现了诸如孔孟、老庄等思想领域的古圣先哲,但他们都算不上纯粹文学范畴的大家。
接下来,屈原过于执着和决绝,司马迁太过悲壮,杜甫多了分沉重和悲悯,这三位,无论作品还是个性气质,除了让人敬重有加外,很难让人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
倒是谪仙李白,潇洒率性,仗着一把剑、一壶酒,衣袂飘飘,浪迹天下??上倘缫坏郎了傅牧餍?,尽管壮观、明艳,却也过于刺眼。
李白无疑是可爱的,但似乎要让人发自肺腑地尊敬,显然还少了点分量。
所以,我以为,惟有苏轼,不管人品道德、艺术才情还是个性魅力等诸多方面,才当得起这个“最”字,才领受得起这份殊荣。
国学大师林语堂曾在他的《苏东坡传》里不吝笔墨赞叹道: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师,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能如此精准而丰满地勾勒出东坡先生的全貌,得益于林语堂先生掌握了大量翔实的资料。他说读过东坡先生的札记、七百首诗(当然还有无数词作、文章)以及多达八百通的个人书简。
怪不得描摹得如此栩栩如生,真切动人。
现在,这位亲和、有趣、真纯且身心洋溢着卓绝才智的伟人向我们走来了。
好不夸张地说,苏轼的诗、词、文均代表了北宋乃至宋代文学的最高水平,没有之一。
由于篇幅所限,加上今天恰巧是2021年的中秋月圆之日,我特意选了下面这阕《水调歌头》,和大家一起感受东坡先生那年那日的月夜抒怀。
? ? ? ?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琼楼玉宇:指月宫或朝廷。何事:为什么。长向:偏向。
词意:
什么时候出现的明月?我端起酒杯叩问青天。不知月宫里的今夜是哪一年。我想乘风飞到天上,又担心宫殿太高,经不起那儿的寒冷。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色起舞,最起码还有与自己不离不弃的清朗身影。
月光流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洒进雕花的门窗,映照着夜不能眠的人。明月,你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可为何总要趁着别人离别的时候团圆?人间的悲欢离合,月亮的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本就难求完美圆满。但愿亲人健康常在,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银光灿烂。
作这首词前,苏轼写了几句序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说明是他在密州任上,于1076年的中秋深夜,因思念胞弟子由(苏辙)而写。
苏轼自从外放辗转各地多年,二年前为了能和兄弟靠的更近些,他主动要求来到密州,然而他的美好愿望并未能实现,此时他兄弟俩分别了整整七年。
那晚,明月当空,银光如水,他心潮起伏,思亲更甚,于是乘着酒兴醉意,挥笔写下了这首浪漫主义名篇。?
月亮,是大自然中最具诗意浪漫的物象,在它身上寄托了人类太多的憧憬和理想。
自古以来,出现了无数咏月寄怀的优秀作品。但叩问青天何时出现明月这种奇思妙问,非得是情感思想自由奔放、精神世界天马行空般的豪放浪漫之人才会有的追索。
比如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当然还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相较之下,屈子的设问投入了过多的理性思辨,显得深沉甚至有些咄咄逼人;太白的发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痹蚴婊河杏?,张力不足;而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虽如小夜曲一般朦胧优雅但过于清幽凄美,似乎更适合小家碧玉式的浅吟低唱;惟有苏子的仰问,不仅闪耀着哲理的光辉,而且激情豪迈、超逸旷达,犹如一首人生的狂想曲,纵横开阖,情思无涯,带给人一种豁达乐观、温暖向上的力量。
苏轼虽久处江湖之远,但未尝一日忘了朝堂??墒浅渎菸艺?、党派纷争的朝堂就像九天之上的月宫,令人胆寒凄凉。
那么还是温一壶月光下酒吧,边喝边歌边舞,在舞蹈中与自己的清影相伴,在月色下静静地思念“天涯共此时”的弟弟。
苏轼的一生,其实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
每当遭遇挫折失意之际,他便借助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借以帮助自己跳出穷通进退的困惑迷惘。
仕途遭受冷遇、手足离别天涯,足以让词人心生郁愤或消极沮丧,但深刻的人生思考使他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
或许苏轼比他人更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他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因此偶尔出现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最终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所以他才会在最后熔铸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学思辨,才会吟咏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种突破时间局限、打通空间阻隔的千古绝唱。
说到这里,得稍稍提下苏家姐弟。
苏洵夫妇育有四个孩子,苏轼本是老三,因前面一个孩子不幸夭亡,便忝列老二的位置了,上有个姐姐,下有个弟弟,弟弟就是苏辙,名子由。至于坊间流传他还有个叫“苏小妹”的妹妹,并杜撰出苏秦(秦观)一段香艳旖旎的美妙联姻,实在查无实据。
事实是,秦观初识苏轼已二十九岁,且有妻室,即便苏轼真有这样一个妹妹,她已然四十左右的年岁。至于苏轼的大姐,后来嫁给了他的一个表兄。遗憾的是,她姐在夫家过得并不快乐,据说受尽折磨后不久就下世了。
那时苏轼才十六岁。
也就是说,从那以后,苏家的子裔只剩下苏轼兄弟俩了。
因此,他们俩的友爱以及手足深情,贯穿了一生,也成了东坡先生毕生歌咏的题材。
兄弟二人苦痛忧伤时互相慰藉、温暖,患难时彼此扶助,肝胆相照,情深义笃。
子由,性格安静持重,为人处世相对圆融而实际,不像兄长般倔强任性,当然也没有苏轼超然的才气。正因如此,他的政治处境比苏轼也相对安全了些。
苏轼曾在一首诗里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弊佑稍蛟谒臻哪怪久咸庑吹溃骸拔页醮庸狄杂兄?。抚我则兄,诲我则师?!?/p>
尽管中国历来重视人伦亲情,讲究长幼有序,但似苏轼兄弟俩般和美友爱,真诚相待,也是不多见的。
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但何尝不是他在中秋之夜对所有正经受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
而这个祝愿,以豪放阔大作为背景,用温润磊落当做武器,千年来不知俘获了多少人的心,让人油然而发登高望远、对酒当歌的逸兴壮思之余,平添几多高旷、几许温情。?
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