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的限制与滋养
辨識困住人的主流文化,探索該文化被建構與傳遞的過程,並對其產生脈絡性的理解,是解構主流文化很重要的工作。认真思考以下问题来探索主流文化:
「這樣的想法(令人受困背後的價值、信念)是從哪裡來的?」
「是誰傳遞給你的?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他用什麼方式傳遞?請你像說故事般,把具體發生的情節一段段說出來。」
「你猜這樣的想法對傳遞者本身的重要是什麼?」
「他傳遞這樣的聲音给你,代表他對你或對這個世界的期待是什麼?而你又是如何接收及反應的?」
? 在我的原生家庭里,父母一直秉承着勤俭节约和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尤其是母亲,她对人宽厚,对家里老人是任劳任怨,教育我们每次吃饭都是先给爷爷奶奶盛饭,我们吃黄面馍,爷爷奶奶吃白面馍,十几年如一日,妈妈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大好人。所以妈妈无论做任何事都在维护“好人”的形象,一副宁愿天下人负我,我绝不负天下人的样子。当然好人形象也给妈妈带来了不少好处,比如妈妈走到哪,都有人热情的打招呼,家里有点事从不缺人帮忙,每到年关,都有人帮妈妈做针线活等,就是日子过得有点紧巴。
? 这些优良传统 通过母亲的言传身教都被我继承了下来,在工作中我会替别人考虑,顾及别人的感受,工作大都亲力亲为,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在家里,总是老公儿子需要优先,不敢自私啊!为自己花钱感到很羞耻,不敢大大方方的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从不想自己无法做到的,也不会买自己消费不起的,还美其名曰知足常乐!现在自己虽然有这个能力,但感觉好像有根无形的绳索,无法挣脱。不敢花也不能花?。?/p>
当然,这个人设也不是一无是处,别人评价我人好,好接触,为人谦和等。这些肯定给我带来了不少好处,只是自己内心是有委屈的。我终于明白自己那些委屈了,他们来自我的原生家庭!
? ? 家庭主流文化在各阶段的主题不同,某段时间是滋养,另一各阶段则是限制,如果我们能从危机中看到机遇,在限制中看到关爱,我们就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