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上1.3《观察叶》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主要是:
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2.教学流程及环节设计:
①引入:植物猜猜看——聚焦到叶有不同的特征
②观察方法回顾——明确本节课用到的实验探究方式(教师需要指导教学观察方法)
③叶的不同点—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到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④叶的相同点—通过学生到多媒体上圈画叶的相同结构,明确叶有叶片、叶柄、叶脉。
⑤画一片—规范的科学研究过程,而非单纯的作业,检验学生叶的基本结构的掌握情况与观察的详细情况。
⑥叶的特征与变化—通过观察一根枝条上两片不一样的叶,使学生明确上面小的、颜色浅的是嫩叶,下面大的、颜色深的是老叶,产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时间变化,叶在生长,进而突破教学难点,知道叶是有生命的。
⑦课堂演练
3.反思
①材料的选取和准备。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叶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需要准备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叶。但是在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时候,我为了统一学生观察对象,选取了爱牛科教中配套的叶标本作为实验材料。叶标本作为实验材料确实方便了、统一了观察对象,但是跟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背离了。要正确观察叶,首先就需要选取真正的叶,不管是落叶还是新鲜的叶。在发现自己这节课实验材料选择错误后,我从周边环境常见的植物着手,关注叶的大小、颜色、形状、气味、边缘等特征,选取了香樟叶、红花檵木叶、桑叶、槭树叶、玉兰叶、银杏叶。为了让学生尽可能观察到更多叶,同时汇报尽量详细,我选择每组领取4片不同的叶,每个组的叶种类都不尽相同,这样使得每种叶观察的人数在8人左右,交换后达到16人观察。
②学生观察的指导。关于使用感官进行观察,也就是眼睛看、手摸、鼻子闻,学生在上节课《观察一棵植物》已经掌握,但是如何从整体到局部,对叶进行详细的观察,学生不知道方法。教师要使用树叶,进行详细的观察指导,怎么看、看哪里,通过演示使得学生明确如何观察。
③教师语言的表达。作为一名教一年级的新教师,我在教师语言的表达上还不够简洁,与学生沟通提问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使得语言更加精炼。同时,对于一些口头语,也要逐渐避免。
④教学节奏的把握。教学节奏的把握需要增强,本节课在学生观察叶预设5分钟,但是学生观察过程中,指导的过于详细,用时较多,导致难点的突破时间不足,有些匆忙。针对每个教学环节,需要较为精确的控制时间,以合理达成教学目标。
二、小学科学新教师本体性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新教师本体性知识培训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小学科学试卷测试,第二部分进行教师本体性知识感受的分享,第三部分通过自己做试卷反思学生测试的问题,第四部分吴老师、刘老师总结点评。
1.首先本体性知识,我以前有听说过,但并没有深入了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确了科学本体性知识指的是特定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以及相邻学科知识。这就让我想到了读书的时候,我们总说学科特色,化学上有“宏微符三重表征”、生物上有“生命观念”等,科学本质(NOS)包括了科学知识是以经验证据为基??;具有暂时性、主观性;同时创造性和想象力在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社会、文化和科学相互作用;科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存在菜谱式的、一步一步进行的科学方法能够保证获得确定的科学知识;观察和推理属于科学方法,但是存在着区别。针对教师本体性知识,大学阶段,对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还有学习,但是没有应用,到了研究生阶段,更是与之脱离,现在已经十分欠缺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需要知识面广且深,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深入学习,丰富自己,从而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2.其次,情绪体验。作为学生做试卷,心情是慌张的,会担心错误率太高,作为教师批改试卷会很从容,对于做错的题会感觉错误千奇百怪,不省题、知识点不知道。这样的情绪体验能够让我更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明白为什么会错,从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3.课堂管理反思。回顾上次新教师培训的反思,自己有所进步。比如学生分组实验,在近期,我带学生进行了《这是谁的叶》校园观察活动,通过分组,小组长监督,学生活动记录良好,同时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观察活动进行的更加有序。除此之外,为了克服学生换位,但是科学课依旧要分组探究的意识,我准备了一些小组立牌,从科学小组进行课堂评价,使得课堂继续更加好。辅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进行分享大蒜的生长情况,使得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参与度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