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了《刻意学习》直播共读活动,在研读我五六年前写的文章,感触很深刻。
1、现在的文字风格和五六年前比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
相信参与共读的同学对比近一两年我的推文,和2015-2016年推文,能看出明显的差别。我自己读,就感觉以前的文章还是有一点生硬,有一点冷淡,所以总会给人一种距离感。虽然内容和核心观点都还不错,但是界面不够友好,我现在能体会到读者那种“不敢靠近”的感觉。我总有一种冲动,把这些标题对应下的文章,再重新写一遍。
2、主体持续传承,局部焕新发扬。
经常听到一句话,说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的否定半年前的自己,觉得半年前的自己是个傻X。我不是特别同意这句话,如果你每逢半年就要颠覆一次自己,那也就意味着你现在对半年前自己的颠覆,会在半年后被再次颠覆。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停地负负得正翻烧饼?
我现在看《刻意学习》这本书里早期的文章,很大一部分关于持续行动和刻意学习的核心思想,在后续这几年一直是在传承和发扬。虽然有部分地方会有所改变,但是整体上来说,精神传承还是一致的,局部上会有发扬与焕新。我没有以半年否定一次自己的速度前进,相反,我很庆幸的一点是,这些年的基本指导精神是没有变化的,也是一直这么走下来的。而且以我目前来看,应该还会继续这样走下去。
3、共读是很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
昨天晚上我在看大家在知识星球提交的作业,看大家对于某些句子和篇章的反馈,感叹世界是很多样的。有时候你认真说的话,大家未必会有感觉,但是你随口的无心之语却能带给许多人启发。每个人成长经历不同,从同样的文字里看到的内容不一样。这也是共读非常有趣的地方,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视角。
我希望看到文章的你,也可以多写一写你对某个句子某段话的反馈,这样的思想交流会非常有价值。读书这个事情,未必就要我们一定要有多厉害才能写读后感。当我们认真想、认真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反思,就会很有价值。有了这些过程之后,你写出来的内容,其他人也是能看出来你下了功夫的。
4、人来人往,你们现在还好吗?
《刻意学习》基本上每篇文章后面有一个日期,我读的时候就在回想,在那个时候我是什么样子的,也会想在那个时候的读者是谁。我会去看当时推文的评论,评论区的头像,有的是微信加了好友,有的不是好友,有的在社群里然后离开,有的一直都在,还有的是已经不再关注的人……
我就感慨,这个世界人来人往,有的可能就是正好看到,和你说了两句话,茫茫人海,消失不见。这么多年,他们现在过得可好?这些年,有没有持续行动为成长做一些事情?有没有刻意学习,学一些新的东西?他们生活上有没有变化?要考的研考上了么?要换的行成功了么?要出的国毕业了么?
这些近况我可能再也无法了解,因为他们可能永远就消失了,我们失去了联系的可能。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仍然有一群人留了下来,而且越来越多。于是我们相互陪伴着,持续行动,共同做了许多事情,一直走了下来没掉队。这样,穿越时间,我看到了他们的变化,他们也看到了我的变化。我觉得在这在我们的人生历程当中,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5、一点一点走过,相信未来会更好。
我第一本书的来源素材,是我从2014-2016年的持续行动经历,这1000多天的写作、社群实践,沉淀下来,就成了书的内容。现在看那个时候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那时候还没有人说知识付费,还没有人天天搞个人品牌,还没有什么裂变传播……但是话又说回来,彼时的每一天,无不是经历各种挑战、遇到各种困难、克服各种阻碍,不过好在最终走了下来,一点一点变好,一次一次进步,才有了今天。当然我也相信我们的未来也会在持续行动中持续更好。
6、信息时代的相逢与相遇。
以前网络环境没有那么好,在QQ上讲个课还要捯饬半天,而且经???。现在在微信视频号上就能讲讲课,而且听课的人也越来越多。我觉得利用网络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与知晓持续行动、刻意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情。
我不知道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我的?是从哪里知道我的?但是我希望我做的一些事情,能让你觉得有一些启发,有一些作用。哪怕以后我们相忘于江湖,在生命中有这么一段短暂的精神交集,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当然,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线下见过面,验证过彼此是真人,而不是AI。
7、当然,人来人往,我还是会一直在这里持续行动、刻意学习的。
不管你在哪,我还是会继续做好我要做的事情。所以我的希望是,倘若有缘,我们可以一起持续行动,未来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