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枝啼鸟绵绵意,遍野春花淡淡烟
——《走在春天里》序
? ? ? ? ? ? ? ? ? ? ? 作者:高? 凯
没有想到,昔日中学语文课堂上的一个学生跟着文学来了。今年春天,30多年前我在合水一中代语文课时教过的学生唐静芳忽然打来电话说,他们要办一期名为《思无邪》的内部刊物,约我题个词、写篇序,并要我给他们的刊物一篇文章以示支持。曾经教过的学生走上了我正在走的道路,这令我喜出望外,所以我必须一一满足,以尽一份应尽的责任,以表一份应表的情谊。
开始动笔时,那个长着一头毛茸茸的自来卷发、总是一脸灿烂的黑眼睛女孩子,以及她那些纯真烂漫的同学们的形象顿时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但时光荏苒,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秋天,在金城黄河之滨,我和做警察的静芳见了面。这个孩子,身体弱,一直病着。常人为之恐惧的病痛折磨、难眠煎熬,就潜伏在她柔弱的躯体里,却并没有击倒她。这个孩子,心气高,还是单身,如此笃定于内心的追求,可能很苦,也很累,但是看不出她向庸常的生活退让和屈服的迹象。这是难得的,从荆棘里带着微笑跋涉而来,努力从尘土里开出花来,我祝福她!
让我没有想到的,唐静芳30余年中居然一直怀抱着文学的梦想。她搞创作我是听说过的,但她为文学的事情和我在30多年后联系又重逢,这还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听说她来兰州时,我给她约了《飞天》主编马青山,以让她认识本省最高文学刊物的门户。当然,不是替她“走后门”,而是师生之间的正当引荐。我告诉马青山,静芳有灵气,文字有女性的温婉。一番长谈,更让我感到难得,她的确是有着自己的特别。如果唐静芳有出息,我不敢说她就是我教出来的作家,30年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太多太多的可能,但是当初一个业余作者式的语文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也许,她就是我无意撒下的一粒文学的种子。所以,我非常愿意在文学的大课堂里重新认唐静芳这个学生。太珍贵了,她是我那些学生中目前蹦出来的唯一的一个作家,可谓独苗也。
这棵独苗,正在当下的文学之林中茁壮成长。她是他们二月风文学社和《思无邪》刊物所聚集的一群志趣相投的文学同仁中的佼佼者,也是陇东文学爱好者和作家群体中出众的一员。我得像唐静芳这个年龄段的作家们学习。我读了静芳主持的《思无邪》创刊号,文字水平已经非常不错,很有文学功力。在《思无邪》的序言中,我说过,因《思无邪》而聚集在一起或为了《思无邪》而在一起聚集的作家们,即使将来不会惊天动地名扬天下,但只要一直在以自己的真诚默默地为这个世界奉献着真诚,也不枉曾经在一起这样诗意地为文学而坚守过,是基因也是基石。
最近,静芳自己的一辑文稿又呈现在我面前,这正是她30年人生体悟的结晶。其书稿排序是以写作对象归类区分的,列为九辑,的确是为情而文、以情盛文的。其第一、二、三辑叙写的便是亲情、友情与爱情,我特别注意到,第四辑是写给春天的,毋庸置疑,春天是生命的萌发时节,是播种时节,是新生、是希望、是生机,尤其是《寻找春天》一文,或许也袒露了静芳之所以给书稿定名为《走在春天里》的缘故。于她而言,10年病程,自是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磨难和挫折,也在绝望与希望中苦苦奋争过,但无论多么困苦,她终究还是没有放弃希望,寻找春天正是她对于生命的理解和追求,也是她人生的再造和思想的积淀。她说过,那十年,她封了笔,但当她再次走进春天后,她重新焕发了文字的活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她文风的变化中看出来,虽然还未褪尽之前的敏感、抑郁和伤感,但无论文中多么悲苦,结尾总是温馨明亮的。是啊,文字是照亮她生活的一束光,而她性情中的良善、率真、热忱,个性中的倔强、坚执、勇敢,内心的光明、坦荡、正直,才是给予文字灵魂的源泉。至于生活给予她的考验,反而成就了之后她文字的凝重厚实和豁达,是她给了文字信心,而她的文字也给予了周围人们的力量,比如她的戏谑之作《我那可怜的骨头》,便是如此。即使命运不公,抗争奋斗之心却从未屈服,她以出世之身写入世之心,是积极的,是向上向善向美的。比如她出门改个裤角,便有所感(《有关担当》);跟邻里唠个家常,则有鞭挞(《寡母泪》);见到底层人,就有赞颂(《那些值得尊敬的人们》);去广场散步,也有触动(《心劲儿》);去市场买条鱼,即有感悟(《君子远庖厨》),显然,她的心是温情的,是充满爱意的。尽管她的作品整体格局较小,但她关心人世、关注社会也时有表现。当然了,在第七辑她个人的内心独白中,我们几乎可以完整地了解她,她的生活、情感和思想,这是最贴近她自己的心灵语言,读来让人感慨,让人痛惜,让人落泪,也让人爱怜和钦佩。都道是红颜薄命,她是清高又自矜的女子,但也是不容于俗世的女子:如她所言,“十年病愁煎,一日魄归难。或更因他故,何堪寂寞言?!本貌∥藁?,于这世间人情冷暖,定也是亲历尝遍,身心折磨日甚,又难得倾诉,这其中的煎熬,至亲之外,谁能知晓?“宁为来世之野凫,不为今生之病囚!”这是急促的呐喊,有抉择、有愤然、有不甘??到≈耸悄呀庹夥荼沟?,“病囚”之喻,令我想到了黛玉,静芳必是亦度过许多“更阑又下潇潇雨,谁见孤灯照壁昏”的时候吧。但她钟爱的是“满枝啼鸟绵绵意,遍野春花淡淡烟”这样的气象,是满怀着生机,对生命和生活无限希冀的,这便是其真诚执着的源头吧。因此,她从未有过怨恨,依然憧憬着未来与爱,爱人世、爱人生、爱生活,其第五辑有关自然的文章,就是对生活的描述与赞美。说穿了,她的这部散文集的灵魂就是爱,是对爱的歌颂和赞美。她的爱也炽烈,也忧伤,甚至悲苦,但从不犹豫。尽管表现手法上或直率,或含蓄,或隽永,但都真挚恳切,感人至深。
文集里,她写到自己的职业是警察。以她的文风气质,婉然是警察这个职业中的一朵别样之花。她深爱她的职业和她的战友,这在她的文章中表现得很清楚,《如果祖国需要》一文中,“我们把你埋在遥远的山岗,让你的身躯长成一道无形的屏障”的诗句,虽是从其它作品借鉴而来,但放在此处,甚是妥帖。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静芳散文的最大特点,为情而文、以情盛文。这部集子从头到尾莫不如此,即使是她的评论文字,也脱不开个人情感。当然这样一来,她的评谈文章,就算不得真正的评论了。她善于抒情的特点,如果运用得当,就是优点;运用不当,则是缺点了,在这方面,以后还要注意。她的第二个特点则是,文章章法圆润,语言纯熟自如,结构完整,逻辑严谨,看似随意,实则显示了作者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说到这里,就要谈到她的第三个特点了,作者有较深的文言功底,运用在作品中,使其语言表现出典雅清丽、含蓄蕴藉和隽永精致的特点,这点在《几个旧女子》、《神话》、《一朵罂粟花的盛开》以及第三辑《给红梅》的系列文章中表现尤为突出,她的这个特点,使她的散文产生了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这一点,也是我较为推崇的。
尽管她的作品整体比较小我,但思想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是美好温暖的。作为一名作家,在写作中如何突破自我的限制,这是她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无论如何,在这个凉薄的世界里,《走在春天里》,终究还是一抹明亮的暖色,照耀着你我的心田。
文学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耕耘和读者的践悟,更离不开广泛意义上的文学工作者、活动家们的努力。静芳的文学梦想是在阅读中丰盈的,文学道路是在创作中攀登的,文学热情也在结社办刊中洋溢出来。静芳的成长中,有着过人的坚韧和执著,不仅表现在与疾病斗争中,更是在追求内心世界上。她在他们的二月风文学社中,提倡一个非常好的宗旨——“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我理解,其宣示了一种欲在文学的镜子里找回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共同向上向善的理想。人生有梦,但对于作家,只有存在着才有做梦的可能。就像她在致我的约稿信中所说,就是想“打磨一种精致的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或自己喜欢的样子”,此乃文学的初衷也是文学的大道也。
最近,我收到了新出的《黄河象》“合水女作家专号”,令我感到惊讶和欣喜的是,老家合水居然有那么多和唐静芳一样的女作家!在这期刊物里,除老作家郭晓霞而外,其他都是新面孔,如沈艺秀、孙晓春、贾永莉、胡庆红、左小玲、石枫恋等,而唐静芳与沈艺秀是其中作品最多最为坚执的,概青年作家的领军者也。由此,我看到了合水文学的未来。她们是故乡的底色,也是故乡的希望。
尽管文学创作已不再是作家们的专利,任何人都有从事文学创作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的门槛会无条件降低,文学选择作家时也不会因人而降格以求。相反,当这个时代缺文学而不缺作家的时候,文学对作家的要求会有更高的标准和更大的期待。而这,必须由我们从自己做起。
静芳是我的学生,作为早年的老师,虽然不再授业,但是在文学的大道上,我还是愿意为她为年轻人解惑一二。她的文笔,也还有需要精进的地方,尤其是要善于学习,甘肃的小说、散文、诗歌,多有名家,若得其精神,就不会白走或走弯路;再者,她的文字里缺少人间烟火味道,这是万万不可的。
生有涯而用眼宽广,身涉世而存心深远,是可以结出丰硕成果的。我对静芳充满信心,并期待着。
是为序。
2017年岁末于兰州
? ? ? ? ? ? ? 纯粹率真的人文抒写
? ? ——读散文集《走在春天里》有感
? ? ? ? ? ? ? ? ? ? ? ? ? ? 文 / 贾录会
? ? ?
? ? ? ? 和唐静芳女士相识在二月风文学群,互相也有过文字上的切磋交流。2018年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她的《走在春天里》的散文集准备就绪,给我发了份电子版让我找找毛病。于是,我仔细看完她的全部文稿,并写下一点儿读后感,算是友谊的见证。
? ? ? ? 读她的文稿,觉得静芳女士就像陇东大塬上的一棵树木,在大风中挺立,又像黄河象故乡河流里的一朵浪花,在波涛里欢唱,更像一只会说话的阳雀,时而翔舞在秦直道上追逐风声,时而蹲伏在警徽闪闪的警营里谛听彩虹吐纳。但其实,她什么都不是,她只是庆阳市合水县一位爱好文学的普通公务员而已。
? ? ? ? 通读文集里的作品,发现有些作品的确比较稚嫩,但成长的轨迹却很明显,尤其是她抒写父母亲人的章节,自然流畅,真挚恳切,精确传神,虽无惊人之语,却动人心弦,读后让我的灵魂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 ? ? ? 《走在春天里》这本文集题材很广,甚至有点杂,写人物的篇幅很多,但都写得言之有物、感之有情,文风亲切质朴,少有技巧、做作和故弄玄虚,充分体现出静芳女士对文学的痴爱和她顽强坚韧、乐观向上的精神。比如她在《如果,还给我十年》里写到:“还给我十年,我还会选择公安工作吗?经过慎重考虑,答案是肯定的:是的,我依然会选择公安工作,依然会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保一方平安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闭钦庵秩劝乱岛陀啦环涞男愿瘢攀顾诳部赖娜松?,走得那么踏实,使她文字的底色始终那么明亮。
? ? ? ? 我们每个人,走上文学之路的缘由各不相同。静芳爱好广泛,从小就喜欢读书,她的《走在春天里》文集中的作品有的虽是首次读到,但却似曾相识,因为它们都是“诗”。文集是由九辑组成,每一辑里的小单元都很有特色,明显能感受到她对时代、对人生、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且爱得那么深沉,那么热烈,那么细微。她虽是一名飒爽女警,但也很是柔情细腻。她的这部文集平实中有内容,虽然写的都是身边的平常事,但却天然无雕饰,有将诗意涂满春天尽情吟唱之感。尤其是《父亲的影响》和《祭舅父文》这两篇,就很注重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特点。她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融情于文,使其散文焕发出绚烂的色调与艺术活力。《如果祖国需要》、《青海湖纪行》、《岭上猎事》和《回归的感动》等文章具有像小说一样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常用的巧合手法,这些故事又大多是通过一些颇有张力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情感、描绘人物并推动情节发展的,这就使她的散文具备了小说戏剧的可读性与吸引力;同时,也通过这种跨文体写作的方式,扩大和丰富了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空间,这无疑是对散文文体的革新,使散文的艺术性变得多味而耐品。
? ? ? ? 静芳为人做事都很踏实乐观,她写作只是爱好,从不苛求其它。她曾对我说过:“我写我的,有啥好和别人攀比的呢?!”也正是在这种心态的支撑下,她从写作中获得了真正的快乐,生活的感悟与反思也通过文字得到释放与表达,因此,她算得上一名快乐无忧的诗者。一如她在《我的爱》中所写:“我爱这色彩:绿的生动,红的热烈,粉的淡雅,紫的梦幻,黑的神秘,白的高洁,黄的温暖。一切,便在这万紫千红中诞生了。我爱这声音:海浪的哗哗拍击声,松涛的刷刷阵鸣声,禽鸟的叽叽喳喳声,清泉的叮叮咚咚声。灵魂,便在天籁声中入眠了?!闭庑┚渥酉驶盍槎琳叽戳嗣栏泻托牧榈墓裁?,具备诗歌的味道。说起散文与诗歌,本就有许多共同点,甚至被称为文学上的并蹄莲。历代不少诗人同时又是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家,也把散文当成诗歌来写。在散文和诗歌文体中,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散文诗和诗散文,我知道静芳偶尔也写诗,她的散文集《走在春天里》不少小单元就具有诗歌的韵味,这是这本集子的一个独特亮点。
? ? ? ? 静芳曾说过,时光的味道就是幸福的味道。我想这不仅仅是一行诗句,而是生命的开悟。她的生命已融入到时光中,融入进万物里,生活就成为了一首巧手取材、诗语朴素、风韵焕然、娓娓道来的好诗。如她在《走在春天里》中写到:“饱绽着杏花的杏枝推推搡搡地翻过墙来,将一园春色大方地展示给人看,那花朵儿成团成簇,成嘟噜成串串,就像三月的风筝,借风而起,飞扬跋扈,便绚绚丽丽地张扬起来了,尽情,尽兴,全然不屑那些尚在孕育中的花骨朵儿们的努力,自顾自地表演在春的舞台上?!?/p>
? ? ? ? 当然,这本集子也貌似有“明快颂扬有余,沉痛反思不足”之嫌,但总体是不错的,有它返璞归真的一面。常言道,真诚简单就是美,文学艺术的力量在于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而不是以类别、流派和色彩来划分的。静芳作品的好坏,自会有读者评点,至于说她的作品是庄稼地里的谷子或麦子,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文学这条路上静芳用心在写,用情在写,她不停地用文字打磨心灵,展开内心的叙说和倾诉,这就已经值得我去学习借鉴了。
? ? ? ? 灵魂是承载人精神生活的内在空间,在此空间里必然是万物共居,平等相待的,静芳不断地用文字里的纯粹去抒写真诚,再以自己内心的率真去给文字提纯。有这些文字作闺蜜,引领她在生活中一边发掘真善美,一边用栩栩如生的意象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自强不息,我想静芳以后会继续以文字为契机,把苦难沉淀,把幸福抒发……
? ? ? ? 当然了,每个人的作品都不会十全十美,静芳的文字功底还不够扎实,但愿她在以后的创作中再接再厉。既然选择了文学这条路,就要拓宽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题材也要随视域而变化,要从农耕文明的传统写作中走出来,在信息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大环境里写出既有灵性又有美感的新作……
后记:照亮生活的那束光……
? ? ? ? ? ? ? ? ? ? ? 作者:二? 月
其实,一直以来,并无结集出书的想法。因为,于这写作,自己尚在门外,只能说是习作,更谈不上创作;二者,闲来涂鸦,于我只是自说自话,很少关乎旁人,即使有关,也少对人提及。的确,年轻之时,也曾小何尖尖,有出头之意。奈工作繁忙,又玩心甚重,于是边学边忘,边写边丢,如那掰玉米的猴子,总不定性。之后,由于境遇有变,又兼疾病,便刻意摒弃了文字,以为柴米油盐,方是健康踏实的人生。岂料,十年禁锢,还是不能改变对文字的热爱。于是,于2010年初,再次开山动土,以写初心,将所有的心情语言存于博客之中。如此,这文字于我,便是另一个自己,是茫茫海面上的心灵灯塔,是照亮生活的一束光,是困境逆旅中的一束光,使我的身心有个安放之处。
而文字真正带给我的改变,乃因我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开通。借此平台,我认识了很多师友,既开阔了眼界,收获了友谊,又学到很多东西,也改变了我对文字的态度,开始尝试投稿,并着手整理这几年的散文随笔,打算做个纸本,留作纪念,但在得知景波老师的事迹后,我改变了想法。景波老师任职县文联,主编《黄河象》,提携奖掖过许多后昆,自然也包括我。去年11月,突然听说他病了,又得知他疗效不错,还在病床上完成小说集《姑娘像花儿一样》,4月出版。8月,我去看他,他很消瘦,但精神尚佳,与我说了很多话:说如果上天还能给他时间,他要写一部像《白鹿原》那样当枕头枕的作品。听闻此话,我的心情忽而悲凉,忽而高昂。我知道,这才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相信为了实现他的夙愿,他必能战胜病魔。景波老师还不忘鼓励我,说我的文笔尚算成熟,应将自己的作品整理出版,这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是对文学的一个交代。
景波老师的事迹和他的话语令我想起我的父亲,他们都是真的勇士,如同文字本身的作用一样,是照亮生活的一束光,是困境逆旅中的一束光。故此,我整理了这部集子,将其献给我的父母亲友、天地万物和尘世沧桑?;蛐?,这些文字不够昂扬,但却是我真实的心灵感悟和人生历程。毕竟,一切都过去了,“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普希金诗句),愿我的这些文字能够带给大家光亮和美好,让我们长看花开和月圆,一直走在春天里……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之所以署名“二月”,不是自负或别出心裁,只是因为,虽然生活欺骗了我,我却依然热爱生活——正如网络热语“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所言,又如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毕秩缃瘢谖?,已是新生。想那天地悠悠,过客匆匆,生灵万物,唯有在春天里,在二月中,最是生机勃发,欣欣向荣呀。故此,这二月也是驱散黑暗冬夜的一束光,能够点燃生命的火焰,让我们继续走下去,奔跑、跳跃,一路向前……
由于个人学识能力所限,书中瑕疵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读友们海涵。成书过程中,感谢诸多文友与同仁们的关怀与支持,特别是甘肃省文学院院长高凯和省作协主席马步升两位老师。高老师已是我三十年的恩师了,是他在百忙中抽空阅读这些不成器的小文并为此作序;马主席虽是初次见面,却欣然为我题写书名,给我以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文友张兴华不仅帮我校稿还给了我许多具体可行的修改意见;文友贾录会认真阅读书稿并写了读后感,令人十分感动,在此一并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月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