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的70-20-10学习法则,对于员工的学习发展上,有70%由工作经验来学习,20%是指通过辅导来获得,10#则是藉由正规学习所习得。
通常在这学习模型上,最?;崛プ⒁獾?0%的学习效益,却也容易忽略了10%的价值。例如,通常我们在读一段文章时,只占5分钟的时间,但是这5分钟的时间,则是唤起我们思考,省思的关键点,因为有了这五分钟的基础,可能有60分钟的思考、推演,进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逐步的填补完善整个学习模型。
换言之,当学习的占比100%都是藉由经验来学习,或者100%通过指导来学习,100%从正规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最终都有可能达到我们所设想的结果,只是所耗费的「时间」将会变成一种高昂的成本。
例如,如果全部藉由经验来积累学习,从A级到达D级的时间需要花十年;相对于,透过经验60%学习30%指导10%教学,达到同样的成果,却只需要一年的时间。
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单一向度的学习历程,是只会积累单一向度的学习类型。透过三种类型的综合学习;培训、指导、教育等三方面共同叠加互补,才能让新行为的产生,能更适应当下的情境。
所以在70-20-10比例上,并不一定是绝对的比例,更需要从产业领域、变迁速度、组织文化等面向来反推内部的员工学习发展上,什么样的学习比例更能发挥「效率」。
01为什么培训无效
如果说绩效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唯一指标,绩效问题,就会导致成长迟缓甚至衰退。
当遇到绩效问题时,必定是期望与实际的状况产生的差距,为了填补这段差距,经营层就必须提出所谓的「绩效改善计画」。
然而,怎么改,就必须回到问题的本质来看,也就是先区分问题类型。
通常绩效问题可以分为四大类:
员工自身
工作内容
职场环境
政治商业环境
第四项则是偏向外部环境的影响,可控性则属于低控制范围。所以,这里聚焦在可控性较高的内部因素来思考。
如果站在培训的角度来看,员工自身、工作内容、职场环境这三类的绩效问题,能够以「培训」的方式来达成效果,就属于员工自身。
换言之,如果今天绩效问题是出在「工作内容」或「职场环境」这两类时,你做培训所产生的效果只会是低效果,甚至是出现无效的现象。这才会说,即便参加了许多培训,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因此就认定培训无效的想法。
但实际的情况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出了问题,以及厘清核心问题的角度出现失焦所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培训本身的问题。
这也就需要厘清一个概念,所谓的培训又是什么定义。
02培训是为了改变什么
如果要使一个人出现行为上的改变,就是当他遇到问题时,不再以旧的行为解决问题,而是以新行为解决问题时,这时改变成会被成立,改变必来自于得到新的观点、思想,才会有所驱动,这种获得,也就是学习;相对的,所谓真正的学习,也只有改变,才能被称为有效。
《交互式培训》中针对学习区分三种模式,分别为:
培训:为了得到单一重复、精准行为
指导:面对变动时的怎么做
教育:精神、价值长时间积累的心态
这三种模式中,都是对行为出现了改变,这种改变的依据,则来自于不同的结果。换言之,当我们所期望的结果是精准行为,重复性高的事务,此时学习类型就偏向培训;如果是期望精神、价值观的改变,则需要以教育的方式来引导。
之前提到,员工自身的问题,藉由培训来做为改变,为了达到这种改变,就必须是某种差距的产生,也就是我们期望的结果,跟现实的结果产生的差距。
这种差距则源自于「缺乏技巧或知识」所产生的差距,同样,为了填补这段差距,培训所解决的不仅仅是技巧和知识,更需要理解需要达成什么样的学习成效。
也就是,透过学习本身来填补的是希望获得重复行为的培训,还是能够应对变化的指导式学习,又或者是建立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化模式。
我们设想的结果,将会影响我们怎么选择怎么习得改变的方式。但这边只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准备的工具。因为要使改变真正被实践,还必须要有获得如何改变者本身是否认同,一但缺少了这一环,即便是设计再好的培训体验,都将让学习的成效大打折。
03还要有你的愿意
检视培训是否有效的判别方式在于「学习者愿意使用新方法」。这边就有前提假设,如果组织中的文化与价值观,或者是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内容不支持新行为、新方法的尝试,出现,即便学习者本身有意想改变,最终都将被环境的制约所设限住新行为的出现。
如果这种前提假设没有被厘清,即便有再好诱因,都将无法被全面检视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大企业会并购其他新创公司,或者鼓励内部创业,因为,要在既有的组织结构中产生新改变、新行为的同时,必然会出现降低绩效的可能性。
对外并购,或内部创业就是脱离既有的逻辑结构中,在创新的制度,也才能避免,在「绩效」与「改变」中出现冲突。
当前者的问题是可以被排除时,我们才能聚焦在学习者本身的意愿。因为前者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现在则是探讨内部个人的意愿程度。
这种个人意愿的问题则来自于:「我是否愿意打破旧习惯,以新习惯来面对?!?/p>
可以说,要解决个人自身的绩效问题,你不只是需要探讨怎么改变,还必须要厘清一件事实,对方对于新习惯的接受程度。如果对方不愿意接受新习惯的行为方式,就只能用旧有的行为来解决原本的问题。
如同爱因斯坦所说:「全天下最愚蠢的事就是,每天不断地重复做相同的事,却期待有一天会出现不同的结果?!?/p>
这其实就牵涉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许多企业裁掉在组织高龄或在职位上待很久的人,那都是因为,他们不再愿意去改变,去做新行为的尝试。
这无关个人的能力与否,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绩效的问题。而且企业的生存源自于获利,无法再创造获利价值的人,淘汰只是时间的问题。
然而,还可以再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不愿意去改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信过了头,所以产生自满,也就不愿意再去做新的尝试,因为一切都是这么的理所当然。然而,现实是,现在的改变是秒秒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