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下1.6《它们去哪里了》教学反思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盐、板蓝根、小石子放入水中的现象,对溶解前、中、后物体和水的变化进行描述。
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盐、板蓝根、小石子放入水中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去哪里了。
(二)设计思路
①聚焦:创设情境—小熊洗盐;
②探索:三种物质(小石子、板蓝根、食盐)在水中的变化(放入水中前、刚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
③研讨:横向、纵向对比,横向分析“它们去哪里了”,并通过证据进行说明,纵向总结“溶解”的概念。用所学知识回答小熊洗盐的问题。
④拓展:寻找生活中其他可以溶解的物质和不可以溶解的物质,游戏互动。
(三)教学反思
1.改进实验材料:红糖—板蓝根
本节课教材提供的参考材料是:红糖,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红糖会凝聚成团,因此学生不会认为它是颗粒状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既是颗粒状的、溶解在水中又有颜色、并且还可以闻到气味的物质—板蓝根。
2.明确实验方法:观察(教师示范)—放入水中(教师示范)—充分搅拌(微课)
本节课分为三个探究活动,观察小石子、板蓝根、盐放入水前—刚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颗粒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水的颜色变化。第一个环节,学生已经有了多次观察经验了,所以对于观察方法不需要过分强调,但是需要明确实验安全问题—不要跪在凳子上;第二个环节是将三种物质放入水中,安静观察,但是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不会将杯子一直放在桌子上,而是会拿起来进行交换,所以为了更符合小组观察的现象情况,强调了“可以轻轻拿起,凑近观察,但是不能剧烈晃动水杯”;第三个环节是进行搅拌,这个环节学生需要明确搅拌操作,所以选择了学生演示视频,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这三种物体,选择了录制微课进行讲解,同时再强调静置后再观察。
3.指导记录方法:颗粒的大小用点的大小记录和水的颜色深浅用斜杠多少记录
课标中明确指出科学思维包括“通过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北窘诳蔚氖笛榧锹脊讨校紫日攵浴翱帕!苯淌νü得?、演示对颗粒的记录进行了突破,其他对于颜色的变化,指出了前后对比颜色深就用更多的斜线表示。教师需要对实验记录进行指导、示范,难点需要进一步强调。
4.指导汇报方法:汇报姿势、面向全体、汇报要点
科学课的汇报环节是组织学生进行研讨的前提,需要教师重视。①在汇报前,需要全体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黑板,所以对于汇报,设计了“请看黑板-就看黑板”的互动。②一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引导,介绍汇报姿势,让学生面向全进行汇报,而不是对着老师进行汇报。③汇报要点,教师应该予以说明,比如本节课的颗粒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水的颜色深浅。对于汇报教师还应该先做示范,培养学生有逻辑地表达。
5.教师巡视的目的性:关注要点、巡视指导要点
科学实验探究环节少不了教师的巡视,但是需要关注教师的巡视、指导的目的。比如在探究活动一中,教师需要关注和指导的是如何对小石子、板蓝根以及盐的颗粒大小、形状和位置的记录。在探究活动二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于颜色深浅的记录,以及是否忘记记录颗粒的大小,同时需要关注哪组学生记录的好,哪组学生犯了典型错误,以及哪组学生用了新的观察方法或者小组合作好。在探究活动三中,教师巡视需要提醒学生轮流交换观察,同时关注学生记录情况。
6.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开课、首尾呼应紧扣主题;游戏测评
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关注学习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同时需要创设有趣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中,首先关注了开课的趣味性,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故事聚焦课题,提出“它们去哪里了”,同时关注内容的前后衔接,研讨环节再次回答盐“化了”指的是盐的颗粒变小,最后消失不见完全溶解在水中。其次最后拓展环节,通过两人互动游戏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7.关键性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
本课聚焦课题“它们去哪里了”,通过“它们还在水中吗”“数量和大小有什么变化”“在水中的哪个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通过寻找现象作为证据回答问题。在设计相关问题过程中,如何深挖学生前概念是思考的重点。比如,提问“它们在水中的哪个位置呢?”学生容易说“就在水中”,这里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像小石子一样在水底吗?还是在上面或者是水中其他位置呢?”并且需要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学生说在底部,因为板蓝根、盐比较重,也有说在上面因为化了,变轻了。只有让学生先关注到它在,找到相关证据证明在,再进一步推断在哪里,才能真正回答“它们去哪里了”。
8.微课运用:明确使用微课的目的性
本节课在搅拌环节录制了相关微课。微课录制的迭代也经历了多次,第一次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轮流观察,选择了拍摄照片讲解,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图片加上箭头后路径有些不清晰。第二次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轮流观察,录制放入水前2人一组轮流观察的视频,但是后续教学中发现学生会两人一组轮流观察了,但是搅拌的过程中学生又不会轮流观察了。第三次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进行搅拌操作,观察搅拌后三种物质颗粒的变化以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才有了现在搅拌的微课。
9.科学思维的体现:问题—预测—实验—结论;图文结合的记录单;层层深入的问题链;蕴含逻辑的表达
课标对1~2年级学生的推理论证思维的培养明确提出了:初步分清观点和事实,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具有提供证据的意识。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本课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物质颗粒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描述其变化,并有依据有理由地说出物质还在水中,也就是要论证物质还在水中。
首先本节课改进了记录单,用画图的形式记录三种物体颗粒的变化以及水的颜色变化,这样的记录既呈现了观察事实,又将为接下来的问题研讨奠定基础。
其次,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横向和纵向比较三种物体的颗粒变化。石子还在水里吗?数量和大小有变化吗?在水的哪个位置?板蓝根还在水里吗?在水的哪个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以及盐呢?通常教师在讲授这节课的过程中,仅停留在还在水中,学生的认知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在继续追问下,我们会发现学生对于在水中的具体位置并不清楚,甚至可能由于前概念的影响停留在错误的认知层面。所以需要层层深入进行讨论。
接着,在汇报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范式,让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使得自己的思维外显。
最后,本节课在正式放入水前还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了猜测,在此基础上才进行了实验验证。“观察-假设-实验-研究”教师需要在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10.教师评价语:关注学生活动、语气起伏
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关注教师上课的流程到关注学生的参与。在不熟悉教学环节时教师容易只关注自己的上课流程,从而忽视学生的参与,当教师熟练把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后,才可以关注到学生活动,及时给予学生评价。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还需要注意语气的起伏,从语气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聚焦推理论证 发展科学思维”培训心得
本次培训旨在关注“科学思维”,同时两节课的呈现都聚焦在科学思维中“推理论证”上。
首先我觉得今天何老师提到的两个问题“科学课上的思考科学老师的科学问题就是在培养科学思维吗?数学课上思考数学问题就是培养数学思维?”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我看来,很明显不是的。首先学科是人为划分的,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是综合的,科学思维、数学思维都属于认知活动的一方面,都会综合运用于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翱蒲嘉北换殖隼茨敲淳途哂醒Э票旧淼奶厣?/p>
?其次何老师结合自身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积累概括出了小学推理论证思维的表现特征,我觉得特别有参考价值。①不能基于证据表达即逻辑思维欠缺。这点具体表现在低段学生没办法分清楚现象,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想到什么说什么,比如问:板蓝根还在水中吗?答:在。问:你是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的?答:颗粒不见了。原本颗粒不见了,我们因此提出了它还在水中吗这个问题,但最终又回到了这个问题本身。这正好反映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有所欠缺。②前概念根深蒂固即思维定势严重。这点具体表现在学生不容易转变它们的原有认知,比如问:板蓝根在水中的哪个位置呢?是像小石子一样在杯子的底部吗?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呢?答:在水底,因为板蓝根比较重。答:在水面上,因为板蓝根化了变轻了。学生依旧是有依据的回答,但是是基于已有前概念而不是观察到的现象。这就反映出学生思维定势还比较严重。③易偏离研究主题即思维跳跃严重。具体表现在学生容易关注于眼前的现象,喜欢动手操作但是动手后的思考缺较为欠缺。具体表现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十分积极,但是回答问题思考的过程相对不够聚焦。
对于低段教学,提出了三个支架:图文结合的记录单、层层深入的问题链、蕴含逻辑的表达语。对于高段教学,提出了三个策略:寻找多重证据、完善推理逻辑、把握教学暗线。我想这些都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践行的点。
从本次研究活动中,我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观课评课绝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关注教姿教态、只关注目标是否达成,而是应该深挖教材环节设计的目的,深挖教学目标设计的目的,把握教学内在思路,由浅入深。